紫砂壶怎么泡龙珠茶叶(紫砂壶泡茶方法和步骤)

一、普洱茶龙珠到底怎么冲泡

茶叶有很多种类,饮茶的人也不计其数。因为人们品味的不一样,每个人喜欢的茶种也不同。而茶叶状态的不同也为不同的人提供了很多条件。比如说我们说的普洱茶,单单此类就分为:散茶、茶饼、茶砖、茶坨、茶珠(也被称为龙珠)。其他的我们都略有耳闻,茶珠可能很多人知道的比较少。很多人在冲泡普洱茶龙珠时通常会感觉茶味紧实,很难泡开,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先来了解下普洱茶龙珠是如何制作的:在加工前,先要对普洱茶的毛茶进行蒸软,随后放入纱布,经过人工的搓揉将形状固定,然后打结、晾晒。随后对龙珠进行风干,在过程中对其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每颗龙珠的重量也被控制在5~8g之间。

之所以很多人选择龙珠,是因为和普洱茶的很多形态相比,它有着很突出的优势:

相较于茶饼或者茶砖,龙珠圆滚滚的造型很适合携带,并且每颗轻巧的重量也适合一泡茶需要的量,方便快捷,不需要考虑其他条件。

不管是散茶还是茶砖、茶饼。在我们开包或撬开时都会多多少少出现散落的情况。而普洱茶龙珠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手工制作的它不会像机器加工后散乱,几乎不会有残渣的情况出现。

3.给很多爱茶人一个品尝高价茶的机会。

很多好的普洱茶都是以茶饼茶砖的形态出现,高含量就代表了高价格。而龙珠由于其质量的减小,价格也低了不少。很多茶友也有了品茶高价普洱茶的机会,如果不喜欢,也不会损失太多。

小块头的普洱茶龙珠携带方便,存放也更灵活。很多容器都能够成为其容身之地。

那么普洱茶龙珠到底该怎么泡呢?

对于普洱茶来讲,其选择盖碗时应挑选开口大的容器。一来是能观赏到普洱茶龙珠较为完整的茶叶和动人的茶汤;二来也方便我们去嗅闻茶香。

其次,选择茶器时以紫砂壶为宜。紫砂壶能很好地锁住茶温,对于紧实的龙珠来说,需要不断地高温浸泡才能使其内质散开;与此同时,紫砂壶不错的透气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茶叶被闷坏的可能性。

由于普洱的龙珠茶叶片比较鲜嫩,所以在醒茶或者注水的时候注意以高速低频次的方式进行。并且在冲倒时不可直接使茶水接触茶叶。正确地做法是将茶水沿着盖碗的内壁缓缓注入,不仅不伤害到叶片,也能保持龙珠充分被浸润。

先在茶器中放入龙珠,待注水1分钟左右后出汤(此时的龙珠叶条会展现出微微地开放),然后将茶汤倒掉,醒茶完成。

然后在注水20s后出汤,此时的龙珠叶芽也已经基本展开。随后在注水7~15s后出汤(也可根据个人口味适当变动)。

二、龙珠茶怎么去吃

龙珠茶原名是虫屎茶,是重庆市开县的特产。当地老百姓把野藤、茶叶和换香树等枝叶堆放在一起,从而引来许多小黑虫,当这些小黑虫吃完堆在一起的枝叶后,留下来的是比黑芝麻还小的粒状虫屎和部分残余茎梗。用筛子筛去残渣,取其虫屎,美名「龙珠」。把它放在锅上炒干,再按蜂蜜:茶叶:虫屎=1:1:5的比例混合后复炒,虫屎茶便炮制而成。提到虫屎,许多人会联想到臭和脏,其实不然,它带高雅的熟香,味浓略显甜,口味醇厚,汤色乌深,别有风味,连饮数杯,绝无腻感、反而感到情绪昂扬,思路广开。虫屎茶不但香味好,而且还是健胃的良药,对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说,尤有助益。龙珠茶,早在唐朝、清朝就被选为皇室贡品。曾多次被评为四川省优质名茶、三峡优质名茶、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2001年重庆市名牌产品、2001年中国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等称号,龙珠牌商标为重庆市着名商标,其产品远销日本、香港、北京、上海、湖北、四川、广东等地区。龙珠茶外形紧结、色泽翠绿、银毫披露;入杯中冲饮时芽尖竖立,如群笋出土,甚是好看;沉落时似雪花飘坠,倍感清雅;品饮时清香扑鼻,沁人心脾,滋味甘美,回味悠长,加之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实为一只保健饮品奇葩。龙珠茶有高、中、低各类不同档次的系列产品,配有精美豪华又具有茶文化特色的包装,是馈赠亲友、外出旅行、公共事务及居家必备的理想选择。 1990年,龙珠茶一改过去传统的简单的按季节分春、夏、秋茶的方法,而按原料、采制时间和加工方法为依据将龙珠茶分为:特级(极品)、一级、二级、三级和龙珠炒青五个等级。品茗龙珠茶龙珠茶道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茶文化。它的品茗分为八道程序:一、鉴别茶:龙珠茶茶其外形,成茶条索紧结,遍体青色显露,形似银针,闻之清香馥郁,是绿茶中的上品。如成茶条索不紧,叶片发黄或发黑,未之无清香,则为次品。二、备茶具:龙珠茶茶茶道的必备茶具包括:烧水壶、紫砂壶、茶杯、茶漏、茶滤、茶盘、杯托、茶则、茶镊、茶匙、茶针等。三、选水:泡茶一般以清洁的山泉水为佳,自来水次之。四、湿壶洁具:泡茶前用温开水淋洗茶具一遍,目的一是为了清洁茶具;二是让壶和杯都吸收35度的水温,这样能更快泡出茶香,又不易冷却。五、洗茶(温润泡):人说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第一泡也叫洗茶,目的在于清洗茶叶,让茶叶舒展开来,以便更快的泡出茶的色、香、味来。六、冲泡:冲泡时特别讲究道:第一,要用开水从壶口高冲,高冲又叫高山流水,让茶叶接受水的冲击;第二,茶壶冲泡后出现泡沫,即用壶盖沿壶四周拂去泡沫,拂泡又叫春风拂面;第三,盖上盖子后,再用开水浇注茶壶叫内外夹攻。这样泡出的茶味,就分外清香了。七、分茶汤:先将茶杯用茶镊在茶盘里摆好,用公道壶将茶水过滤出来,这个过程叫玉液回宫。为了茶味均匀,故采用公道壶分茶。分茶汤有四个小步骤:1、按客人数每杯斟一点茶水,名曰点头迎客;2、每杯在巡斟一次茶水,名曰:广交朋友;3、每杯再点斟一下,名曰蜻蜓点水;4、每杯再巡斟一次,名曰:游山玩水。因为当地人都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故最后的一次巡斟只须把每杯茶添至七分即可。龙珠茶冲泡的汤色,碧绿如茵,清澈明亮,举杯鼻前,氤氲香涣散不凝,一丝一息,全是三峡灵秀的味道,旋啜旋闻,探香寻味。香、浓、醇、韵、美皆俱,堪称茶中上品。龙珠茶作为贡品时,碧螺春、西湖龙井还只是一般茶品,默默无闻呢。八、品茶:茶要热饮,茶入杯后要及时品茗。一般情况下一小杯茶汤分三口饮完,又道是一口为尝,二口为喝,三口为品。细啜一口,含于口中,一种奇妙的感觉从舌尖传至舌根。微苦而不涩,微甜而不腻,喉韵回甘,齿颊留香,不觉间己品赏了生命的醇厚。龙珠茶入口之先苦后甜的感觉,这与人生道理是多么的相似。人生来去匆匆,特别是生活节奏特别快的今天,生活的重压使得许多人心浮气躁。

三、茶叶该怎么泡好喝

1、茶的冲泡关系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三要素。

2、水质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茶汤之色、香、味,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选择。

3、(2)活而清鲜古书{茶录}中记载”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

4、(3)储水要得法;容器要洁净,忌晒阳光。

5、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来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6、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7、选择泡茶用水,必须了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称为暂时硬水。暂时硬水经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盐,这样硬水变成软水。平时用铝壶烧水,壶底之白色沉淀物,就是碳酸盐。

8、(A)水的硬度会影响水的PH值(酸碱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当PH大於5时,茶汤色泽加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就会自动氧化而损失。

9、(B)水的硬度会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高,茶汤会变成黑褐色这是茶叶多酚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软水、暂时硬水为佳。

10、冲泡茶叶,除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器皿。冲泡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炒青或烘青绿茶,多用有盖瓷杯泡茶。乌龙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则宜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为理想。品茗绿茶类,不论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则水量多,热量大,容易使茶叶烫熟,影响茶汤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温杯泡茶,这种杯只适合泡乌龙茶或红茶不宜泡绿茶。

11、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

12、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惯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掌握,茶与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浓;茶少水多,味淡。

13、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之"水老"。此时,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

14、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后,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会,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在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维生素C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

15、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据测试,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所以,就如我们常讲的;"品茶!三个口,谓之品,一泡茶,冲三次即可。"

16、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