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碧螺春属于什么档次
碧螺春根据感官指标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级一等、二等,鲜嫩程度高,茶毫满披,汤色清鲜甘醇,叶底多芽,而一级、二级、三级则多为紧细,白毫披覆,汤质显鲜醇,叶底有单张。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
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芽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
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碧螺春属于什么茶
碧螺春是茉莉花茶代表产品之一,根据我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茶叶苦、甘,性凉,人心、肝、脾、肺、肾、五经。茶苦能泻下、祛燥湿、降火;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表。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如:儿茶素、维生素C、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而茉莉花茶也含有大量芳香油、香叶醇、橙花椒醇、丁香酯等20多种化合物。根据茶叶独特的吸附性能和茉莉花的吐香特性,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加工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绿茶浓郁爽口的天然茶味,又饱含茉莉花的鲜灵芳香,因此它是我国乃至全球现代最佳天然保健饮品。
1.适宜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油腻食品食用过多者、醉酒者。
2.不适宜发热、肾功能不良、心血管疾病、习惯性便秘、消化道溃疡、神经衰弱、失眠、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
三、碧螺春是属于什么茶类
绿茶是指凡鲜叶经高温杀青、揉捻、干燥而成的(未经发酵),品质具有干茶色泽绿、汤色绿、叶底绿的特点,称为绿茶。以制法不同分:炒青、烘青、蒸青、晒青,品质特征各异。
(1)炒青类:凡是用锅炒干的绿茶均称为炒青茶。(如龙井、碧螺春、雨花茶等)
(2)烘青类:凡是用烘笼或烘干机烘干的绿茶均称烘青茶。(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高桥银峰等)
(3)晒青类:凡是用太阳晒干或先晒后烘,先晒后炒干的绿茶均称晒青茶。(滇青、川青、陕青等)
(4)蒸青类:凡采用蒸汽杀青工艺制成的绿茶称蒸青。(煎茶、玉露等)
洞庭碧螺春,我国历史名茶,卷曲形特种炒青绿茶之一。产于江苏省太湖中的洞庭东、西二山,以洞庭石公、建设和金庭等为主产区。茶园地处洞庭山,它是三面或四面环水囱湖岛,年平均温度16度左右,年降雨量1400毫米。土壤由五通系硬质的石英砂岩及紫云母砂岩所构成,土壤棕色,呈酸性或微酸性,造宜茶树生长。约在一千年以前的宋代,这里已是著名的茶叶产地。碧螺春是清圣祖玄烨游太湖时(康熙14年,公元1675年)题名的。
洞庭碧螺春鲜叶于每年3月下旬开采,高级茶以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为采摘标准,全长1.6-2.5厘米,每公斤成品有13.6-15.0万个芽头,提倡数为13.2万个芽头/公斤。炒制方法经拣剔-摊放-高温杀青-热揉成型-搓团显毫-文火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
洞庭碧螺春成品以芽嫩、工细著称。外形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毫密披,银绿隐翠;汤色清澈明亮,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绿显翠。形成碧螺春品质特征的主要原因茶园傍山依水,云雾弥漫,茶树和果树交错其间,创造了产生花果味的优越环境条件。
该茶1982年,在湖南长沙,全国名茶评比会,获全国名茶。1986年,在福州商业部名茶评比会,获全国名茶。1994年,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获优质名茶。(茶道中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