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竹大方茶有什么特点
1、老竹大方为安徽名优绿茶,具有色绿、香高、味醇等特点。
2、产地: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老竹铺、三阳坑、金川、岭脚一带。
3、工艺:摊青、杀青、揉捻、做坯、整形、拷扁、辉锅、整理干燥
4、老竹大方是一种中国传统茶,由安徽茶农创制于明朝,清代已入贡茶之列,创始于皖南徽州古歇老竹岭,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5、有云:大方茶以老竹岭大方山产地而得名,故称“老竹大方”,或云:为僧之创制,以大方和尚之名命茶。其形平扁光滑似竹叶,色深绿如铸铁,又有“铁叶大方”之称。
6、老竹大方产于安徽歙县东北部皖浙交界的昱岭关附近,集中产区老竹大方有老竹铺、三阳坑、金川,品质以老竹岭和福泉山所产的"顶谷大方"为最优。
7、产区境内多高山,属天目山脉,北面的清凉峰海拔为1787米,产地山峦重叠,青峰插云,岗崖纵横,溪涧网布,海拔在1300米以上的有:老竹岭头、石坑崖上、翠屏山、黄平圩、福泉山、老人岩、仙人峰、鸭子塘等。
8、茶树多生于高崖石隙里和山间幽谷中。
9、年平均温度16℃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有机质多。
10、老竹大方茶按历史沿革划分成顶谷大方茶、清音大方茶和普通大方茶三个产品类别。
11、老竹大方茶按品质分为:顶谷大方茶和普通大方茶。
12、顶谷大方外形宽大扁平匀整,挺秀光滑,色泽暗翠绿微黄,芽藏不露披满金色茸毫。汤色清沏微黄,香气高长有板栗香,滋味浓醇爽口,叶底嫩匀,芽显叶肥壮。
13、普通大方品质特征:挺直光滑和龙井相似,但较肥壮。外形色泽深绿褐润似铸铁,形似竹叶,称为铁色大方,又叫竹叶大方。汤色淡黄,香气浓烈略带板栗香,滋味浓纯爽口,叶底嫩匀而带黄绿。
二、大方茶属于什么茶
1、大方茶叶是青茶。大方茶是安徽省歙县特产茶叶,盛产于安徽省歙南之巅的老竹岭、搁船尖云心寺一带。大方茶是扁茶的鼻祖,其外形扁平挺秀光滑,熟板栗香气高长,滋味醇厚回甘外,因其茶树生长在高崖石隙里和山涧峡谷间,终年云雾弥漫,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所以茶叶的氨基酸叶绿素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2、大方茶历史可追溯到五代十国,《旧五代史》有“唐乾化元年(911年)十二月,两浙进贡大方茶两万斤”的记载。有1000多年历史,另据《歙县志》记载,明代隆庆年间有一比丘大方,曾在徽州歙县南乡老竹岭上的大方山创制大方茶。因其采制得法,制作精妙,其制品而售于国内者,有毛峰、顶谷大方等种类。
3、大方茶有许多好听的名称。因大方茶在初制时有“拷扁”的工艺操作,所以称它为“拷方”;也因大方茶色似铸铁,形如竹叶,故又称“铁色大方”或“竹叶大方”;又因大方茶产自歙县老竹铺,所以又名“老竹大方”;还因大方茶吸香性好,窨制成花茶后颇有特色,故被戏称为“花大方”,然名符其实的名称是“顶谷大方”。
4、但终其缘由则是因为茶产于山之顶、谷之巅,又是大方和尚所创制;为了突出茶的产地、特征和品质,也为了感谢大方和尚制茶,教茶之恩,就有了“顶谷大方”这个大气的名称。
三、老竹大方是什么茶
1、老竹大方属于未经发酵的绿茶类,属性偏寒,产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清凉峰区域(老竹铺、三阳坑、金川一带),是由安徽茶农创制于明朝,清代已入贡茶之列,具有“色绿,香高,味醇,形似竹叶、扁伏光滑”的品质特点。
2、根据茶叶品质高低的不同,老竹大方又被分为顶谷大方和普通大方两种。
3、顶谷大方是一种极品名茶,近年来刚刚恢复生产,原料为采摘于谷雨前的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
4、顶谷大方外形扁平匀齐。满身披覆金毫却隐伏不露,色泽翠绿微黄但稍显暗:泡水后,茶汤颜色微黄且清澈明亮,香气馥郁高长且带有板栗香,滋味醇厚爽口且令人回味无穷,叶底鲜嫩匀称,芽叶肥壮。
5、普通大方的鲜叶多在谷雨至立夏之间进行采摘,以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为标准。鲜叶采回后要先进行选剔和摊放,然后再进行加工。成品茶色泽深绿褐润,似铸铁般;形状扁平,如竹叶般,所以又被称为“铁色大方”或”竹叶大方”。
6、老竹大方外形扁平挺直、挺直、匀整,外观色泽为黄绿或深绿如竹叶(有几分似龙井茶),冲泡后汤色清澈微黄,有浓厚高长的板栗香气,口感浓醇爽口,叶底黄绿匀嫩、芽叶肥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