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如何看好茶叶,以及茶叶哪个品牌好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如何判断茶叶的品质
普洱茶熟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滋味醇厚回甘,具有陈香。优质普洱茶应具有以下特征:
①外观:干茶匀整,紧压茶松紧适度棕红、棕褐色。
②汤色:优质的普洱茶汤色明亮。
③香气:主要辨别香气的纯度,一定要区别霉味和陈香味。霉味是一种变质的味道,陈香味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多种化学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物质产生的一种综合香气,似桂圆香、红枣香、槟榔香等,总之是令人愉快的香气。普洱茶香气达到较高境界即为普洱茶的陈韵。如有霉味、酸味或其他异味均为不正常。
④滋味:滋味醇和(清爽带甜味)、爽滑(爽口、爽滑是高品质普洱茶的味道)、回甘(茶汤入口有明显的回甜味)。刺激性不强,没有涩味,口感很舒服。
⑤叶底:生茶叶底为青栗色或深栗色,叶条质地饱满柔软,弹性好,有光泽;熟茶叶底暗栗色或黑色。
普洱茶熟茶茶饼
普洱茶熟茶茶汤
新手如何判断茶叶品质好坏
可以通过色、香、味、形四个方面的来评价。
(1)色泽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绿茶中的炒青应呈黄绿色,烘青应呈深绿色蒸青应呈翠绿色,龙井则应在鲜绿色中略带米黄色;如果绿茶色泽灰暗、深褐,质量则不佳。绿茶的汽色应呈浅绿或黄绿,清澈明亮;若为暗黄或混浊不清,也定不是好茶。红茶应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有些上品工夫红茶,其茶汤可在茶杯四周形成一圈黄色的油环,俗称“金圈”;若汤色时间暗淡,混浊不清,必是下等红茶。乌龙茶则以色泽青褐光润为好。(2)香气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茶还有兰花香、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气低沉,定为劣质茶;有陈气的为陈茶;有霉气等异味的为变质茶。就是苦丁茶,嗅起来也具有自然的香气。花茶则更以浓香吸引茶客。(3)口味也叫茶叶的滋味,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甚至涩口、麻舌。上等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低级红茶则平淡无味。苦丁茶入口是很苦的,但饮后口有回甜。(4)外形从茶叶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因为茶叶的好坏与茶采摘的鲜叶直接相关,也与制茶相关,这都反应在茶叶的外形上。如好的龙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钉;好的珠茶,颗粒圆紧、均匀;好的工夫红茶条索紧齐,红碎茶颗粒齐整、划一;好的毛峰茶芽毫多、芽锋露等等。如果条索松散,颗粒松泡,叶表粗糙,身骨轻飘,就算不上是好茶了。
如何品茶的口感好坏
品茶到底品的是什么?
品茶与品酒有很多共通点,基本都是在一个框架下进行,主要是外形、香气、滋味、叶底,详细点还有汤色、耐泡度等等。为什么喝个茶要搞明白这么多东西得多累多复杂呀。其实并不复杂,当你把这些特点都喝清楚了,那再喝什么茶都简单,且都能迅速喝懂它。
1、外形(净度、色泽、整碎度)
从干茶外形和紧结程度可以判断出采摘期是嫩叶期,成熟期,还是晚期。净度:茶叶里的茶梗、黄片、其他杂物越少,净度越高;色泽:色泽是否鲜润。有的干茶枯暗,欠光泽,那茶叶等级不高;整碎度:是指茶叶里所含的碎末,条索若看去完好不怎么碎,那就有卖相了,也能给茶叶增加价值。还有茶叶干燥度,特别是针对岩茶、凤凰单枞这类烘焙的茶叶,若摸上去不够干燥,说明茶叶受潮或开始返青了,多为轻火茶,因其水分含量高。干燥度好的茶,把茶叶轻轻一掰,能听到清脆响声。
2、香气(如何识别茶香)
因制作工艺不一样,所以在茶香表现上也有区别。干茶香,用鼻子细闻,闻某种茶该有的茶香。汤水香,茶汤入口之后感觉到的香。有一种叫水香,这种香是从茶汤中出来的,入口后仔细品能感觉到水是水,香是香。杯盖香,用盖碗泡,第二冲出汤水后留在杯盖上的香气,出汤水前闻杯盖也可。杯底香,喝几冲后,闻盖碗里的香气,还有茶杯杯底也可以闻闻,叫挂杯香。香气要显并且纯正通透,闻起来是很舒服没有其他杂味(茶叶返青后那种“臭青味”,茶叶放久出现的陈味,还有工艺欠缺造成的奇怪气味等等)。香气是否足还是弱,保持时间长与短都能够评一泡茶的香气。但并不是香气高就一定是好茶,其他方面也都要完善,一味的香,没有韵味,茶也就失色很多。
3、滋味(如何辨别滋味好与坏)
茶汤最后还是要入口,舌头感受到苦就是苦,涩就是涩,看理论知识,听别人介绍,都不如自己舌头体验。苦涩:茶叶的苦一种是浸泡久了的苦,一种是因工艺缺陷造成的苦,每个人对苦的感知也不一样。关于涩,当茶水入口之后,让它留在舌尖,牙齿合上,嘴唇微张,然后往里吸,再咽下或吐掉,再感受一下舌头和口腔壁,如果涩感强烈,舌头麻麻的,那就是真涩。当然,茶叶都会出现苦涩情况,若是带点微苦微涩,属于正常情况,要看这个“苦涩”能否迅速化开转为甘甜、生津。化的开还是好茶。化不开,苦涩感一直停留在口腔里,那就不能称为是好茶。除了苦涩与顺滑,茶汤口感还有清、醇、甜、薄、厚,硬、绵软、细腻、粘稠等等。滋味滋味要的就是这个味,茶味要足要有力,喝起来才得劲。茶味不足,有香无味就显得寡淡。
4、叶底(如何从叶底辨茶内质)
做茶的人都喜欢闻叶底,因为能从叶底上闻出工艺是否到位、哪个季节的茶、哪个山场的茶,从而辨别茶的好与差,我们普通喝茶人也是能从叶底中辨出门道的。首先,叶底一定要鲜活,有活性!几冲水后自然舒展开,叶片基本要完整,至少看去不会太碎,用手指压压能感觉到柔软有弹性。有活就有死,茶叶若被做“死”了叶底就舒展不开,不够柔软。闻叶底与前面讲香气一样,好茶闻起来很清新纯正,闻出不顺畅不自然的杂味就不能算好茶,引起杂味的原因有很多,工艺欠缺(做青不过关,焙火不够透)、储存问题等方面都能影响到。
5、汤色(汤色深浅余好坏)
汤色的深浅与品质好坏没关系,汤色浅只能说明茶味清爽一点,汤色深会更醇厚一些。看茶汤主要是看它是否干净清透,要是泡出来茶汤浑浊,那就说明工艺有问题,见过最夸张的茶汤,浑浊得跟泥水一样,不敢喝。还有一种叫“冷后浑”,茶汤冷却后汤色变深,出现杂质,属于正常现象,那是茶氧化作用。
6、耐泡度
茶叶冲泡次数与品质好坏同样没多大关系,泡绿茶两三冲水就变淡,泡岩茶(8克)六七冲水后也开始淡下来,而凤凰单枞(8克)可以到十水都没有问题,所以是因茶而异、还跟投茶量、茶具有关。拿盖碗和飘逸杯冲泡对比还挺大呢,有个词叫“七泡有余香”,别在“七”这个数字上过于较真,这不是审评茶叶优劣的指标,耐泡就多喝几杯。
如何品茶叶的好坏
品鉴一款茶叶,需要从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多个角度考量。
汤色:优质茶叶汤色明亮、清澈、自然、清纯,而劣质差汤色暗沉、不明。
香气:优质茶叶香气高扬,清新,令人愉悦,呈特定花、果、蜜香等,而劣质茶香气不纯,夹杂异味。
滋味:优质茶叶入口醇厚、细腻,层次感、回甘明显,劣质茶则苦涩不退,沉重冗杂。
叶底:好的茶叶叶底匀整、细嫩,具有弹性,而劣质差颜色花杂,粗狂。
好的茶叶,通过品鉴便能一眼辨出,而劣质的茶叶,身体的反馈也会告诉你,以下是品鉴茶叶的几个点:
1、汤色明亮
透亮澄清颜色突出为佳,汤色透亮说明三个问题:
(1)茶叶的制作工艺优良,揉捻适度,无碎末;
(2)储存条件良好,没有灰尘或其他杂物,也没有霉变;
(3)茶的内含物质丰富,并得到很好的释放。
但是也有特例,有两种情况,汤色浑浊反而是茶叶品质好的特征。
(1)芽毫较多的绿茶或生普,采用高冲法泡茶,会把茶叶表明的毫毛冲出来,导致茶汤浑浊,这是原料过嫩、茶叶品质好的表现;
(2)红茶的冷后浑现象。红茶在放凉之后,茶汤表面会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浊现象,这个是优质红茶的象征。
2、香气
纯正浓郁,无杂味为佳
茶叶香气并没有特定的标准,香气纯正浓郁,令人愉悦为佳,比如绿茶的豆香、红茶的甜香、乌龙茶的花果香、白茶的清香、黑茶的陈香。
不论什么茶叶,有烟味、焦味、酸味、农药味、霉味等,都是劣质的茶叶。
3、滋味
看茶汤的浓淡、厚薄、醇涩、纯异、鲜纯等
茶叶中滋味和香气是相通的,香气中若有焦味、烟味、闷味、霉味、异味等,茶汤中同样会出现,是劣质茶的表现。此外,水味、苦涩味,也是评茶过程中常遇到的滋味审评术语。
比如,水味往往出现在茶汤变淡的时候,好的茶是不会出现茶水分离的,淡而不腥。比如好的龙井,即使茶汤冲得如白水了,也是甜丝丝的。
另外,有人说不苦不涩不是茶,茶叶中的咖啡碱是茶叶苦涩味的主要原因。但并不是说苦涩味重才是好茶,茶会有一定的苦涩味,关键是看茶在口腔内化开的快慢,苦涩味快速化开,则是好茶,若苦涩味一直存在口腔内,散不去,则不是一款好茶了。
4、叶底
鲜活是好茶的标准之一
茶叶的叶底是与干茶相对应的,可从叶底观察茶叶原料的嫩度,颜色深浅等特征。
好茶的标准之一是叶底鲜活,叶底鲜活可说明三个问题:
(1)叶底是对茶青的还原,叶底鲜活说明茶叶原料好;
(2)说明茶的制作工艺好,没有把茶做死;
(3)说明冲泡方法得当,让茶叶充分泡开,没有把茶泡熟、闷坏。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