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叶为什么刚沏的时候水是绿的,过一段时间就变黄了
1、绿茶的水溶性色素是构成绿茶茶汤的主要物质,它们主要包括黄酮醇、花青素、黄烷醇和黄烷醇类的氧化衍生物等。
2、这些具有极强的水溶性,在水溶液中呈黄绿色,而黄烷醇是构成绿茶茶汤的主要物质。
3、绿茶茶汤放置在空气中,茶汤中的黄烷醇会在有氧气条件下发生反应,使茶汤的颜色改变。
二、茶叶水第一杯是绿的,怎么第二杯是黄的
1、第一杯水一般用“沐浴”。对喝茶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第一泡茶也不好喝。一般精华是在第二泡,到了第三泡就要差点了。喝茶是不能泡的。而且对水的温度也是有讲究的。最好是在85-90度这间。不能是开水。要等开水凉了一点才可以。
2、即在饮茶之前,先用热水淋洗茶叶。洗茶之举早在明代时已有记述。
3、洗茶的作用,一是为饮茶卫生而洗去茶中的杂质。尘垢。因散茶在采制贮藏的过程中,难免有灰尘、杂质混入茶叶中,通过清洗,去污存精。二是去掉茶叶中的阴湿之气。因茶叶有很强的吸湿性、陈化性和吸收异味性,内含多种"亲水性"的物质,故在贮放过程中极易吸收潮气和异味。通过洗茶时的热水浇淋,可去掉茶叶中的湿气、冷气。
4、另外,洗茶不但洗去杂质和湿气,还可诱导出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来,可称为是古人对丰富饮茶艺术的贡献之一。直到现今仍在流行的功夫茶品饮,就要在饮茶前用热水漂洗茶叶和将茶壶茶杯里外烫热,以使茶壶茶杯温热后,更能洋溢出茶香。这也是承袭古人"洗茶"之遗风。
5、古时,每于烹茶前,"先用上品泉水洗涤烹器,务鲜务洁,次以热水涤茶叶"。洗茶叶的水则"不可太滚,不然会冲去茶之汁味"。洗茶时,要用竹筷夹住茶叶"反复涤荡,去其尘土、黄叶、老梗,使净"。洗后用手将茶叶撮起,放于盏中或壶中盖好,"少顷开视,色青香烈",这时即可冲入煮好的清水瀹而饮之。
6、那时专门用于洗茶的工具大多为陶制品,用砂土烧制成碗形,上下两层,在上层底部有小圆孔,洗茶时,沙垢可从孔中流出。
三、绿茶叶放久了颜色变了还能喝吗
绿茶是中国茶叶中最常见一个品种,是人们采集茶树的新叶或者新芽经过杀青和整形以及洪干以后得到的特色茶叶,正常的绿茶颜色一般对绿茶,所以要是颜色发黄的话,一定要看一下是否变质,具体如下!
绿茶也是依颜色命名的,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且茶叶都大都是青绿色,茶汤也大都是黄中显绿色,因此被称为绿茶。绿茶中的代表茶叶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有多款都在中国十大名茶之列。
深闻干茶,或回味茶汤香气,若出现明显陈味、日晒味、霉味或异味,建议另找新茶。陈味是绿茶香气前导物质——脂类物质氧化形成的。
不避光储存的茶叶通常会有日晒味,这是芳香物质接触光线反应的结果,被“晒伤”的新茶,茶香浑浊。另外绿茶具有强吸湿性、吸附性,易霉变出霉味和吸收异味,难下咽在其次,危害堪比慢性毒药。
判断干茶的色泽和干湿程度,是最简单的辨别方法。茶叶色泽暗黄,叶片不“脆”,变质无疑。可以用手指捏干茶只能搓成细片状,且茶梗不易折,说明已变质。因为未变质的绿茶,正常情况含水量在7%,可搓捏成粉末。
绿茶因其清汤绿水、鲜爽甘甜,尤其在炎炎夏日,绿茶就是安抚燥热的“灵药”。而变质的绿茶汤水黄褐凝重,毫无通透之感。入口满满水味,收敛性和鲜爽感尽失。绿茶原生自带的心旷神怡的感受也荡然无存。
好的绿茶成品茶色泽是翠绿或黄绿,油润有光泽,而劣质的绿茶色泽灰暗、深褐,没有光泽。
品质好的绿茶,外形挺直均整,白毫显露,摸上去是很完整紧实,如果摸着条索松散,叶表粗糙、轻飘的,就不是品质好的绿茶。
上品的绿茶带有清香,兰花香是清淡的、板栗香味,如果茶叶混杂有其他的不明气味,表明茶品质是不佳的。
品质好的绿茶会有轻微的苦涩感,但回味浓醇、甘鲜,口舌生津;粗老劣质的绿茶是淡而无味,还具有涩口。
品质好的绿茶冲泡后,茶汤显现翠绿、清澈、明亮,含有清汤绿叶特征明显,如果冲泡的绿茶,茶汤是不明亮混浊的,说明茶叶品质粗劣。
总而言之,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是一种品质非常高的茶叶,同时也是一种没有经过发酵的茶叶,所以绿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茶叶的原有特征,一般都是以绿色的格调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