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客单茶叶如何成交(性价比高的茶叶)

一、如何销售茶叶

1、首先要做好推销准备:要做好市场调查,了解客户群是哪类人,比例老人、中年人、白领、普通大众等,在此基础上做一个针对他们的宣传或是策划,最后是展开推广。

2、其次要有个好的推广方式:茶叶销售要与茶庄、超市合作,包装成一品牌,前期要铺货和店主或超市打下基础。

3、/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0bc99b360523dd54574e74f9"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0bc99b360523dd54574e74f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4、在进行茶叶产品线规划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细分市场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而不是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老掉牙东西强加在茶叶分类上,这不是产品线规划,是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大家翻烂了古书,去找牵强附会的陈词滥调,却不花费哪怕一半的时间去进行市场店调研,去研究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茶叶。而茶叶本身的亮点却没人去挖掘,这却正是消费者关注的地方和可以带来大规模销售的东西。

5、茶叶企业想做大茶叶销售规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必须放弃散茶销售,实行专业化包装,用品质的观念、新颖的包装、独特的广告宣传以及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此来打动消费者,促进销售,拉动市场。

二、怎么卖茶叶才能好呢

1、卖茶系列技巧之二“碎碎”平安,化“危”为“机”

2、砰的一声,茶杯落在了地上,裂成了碎片,李先生连忙惊讶地说了声:“啊!对不起!”

3、“‘碎碎’平安!有没有伤到手,李先生?”小田一边笑着说。

4、“没有,谢谢。”听到小田的两句话,李先生的心中一股暖流涌出,微微一笑,感激地说。刚刚李先生还打算和小田咨询茶叶品质的问题,看小田这么一说,李先生把口中的话又咽了回去,接着说道:“我对你的茶叶有信心。”

5、“没伤到就好,谢谢您的信任。正是因为像您这样顾客的信任,我们才获得了这么多荣誉。”小田一边说,一边指了指店铺一侧“密密麻麻”的荣誉。

6、小田站在李先生的角度,用心体会的心理感受,后面小田与李先生的沟通会容易许多,加之众多荣誉带来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成交基本上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这就是化“危”为“机”。

7、假如换一种应对方式,结果会怎样呢?我们一同来分析。

8、砰的一声,茶杯落在了地上,裂成了碎片,李先生连忙惊讶地说了声:“啊!对不起!”

9、“没关系,李先生,您坐一会,我来打扫一下。”小俐笑着说。

10、小俐打扫好之后,再次坐到桌子边,李先生问道:“小妹,我有个问题,你们店的这个杯子好像很容易摔破?”

11、“瓷杯就这样,掉到地上就破了。”小俐笑着回答。

12、“但是,店里铺的是木地板,这杯子质量有点儿让人不放心。冒昧地问一下,你们的茶叶会不会也像茶杯一样?”李先生疑惑地问。

13、“茶叶质量您放心,肯定没问题,您看我们获得这么多荣誉,在全国有三百多家连锁店,质量肯定没问题。”小俐笑着说。

14、“好的,谢谢,我再品一品。”李先生半信半疑地说。

15、“不用谢,李先生您慢慢品。”小俐笑着说。

16、后续的沟通过程中,只要小俐举证到位,打消掉李先生因为茶杯易碎而产生的质量困惑,这位顾客就能成交,相反,如果后面的沟通中,小俐仍旧说不出打动李先生的话,给不出足以让李先生放心的“证据”,那么,要这笔生意成交就很难了。

17、卖茶过程中,处处都是“危机”,有“危”也有“机”,处理不好就是“威”处理的好就是“机”。所以,你需要将危机看作是双方进一步交流的机会,而不是出现了“危机”,就等于是进入了绝境。

18、第一组对话中,小田急中生智,在前一句用了短短的四个字,“‘碎碎’平安”就幽默地把“坏事”变为了“岁岁平安”的美好“祝福”,淡化了商业气氛,让两个人后面的交流变得轻松默契。

19、紧接着,在后一句中,小田并没有在乎杯子碎了,也没有在乎地板脏了,而是用短短的九个字,“有没有伤到手,李先生”,自然地由‘坏事’引出了“关爱”,流露出小田“以人为本”的思维模式,“阻断了”李先生由“茶杯质量”到“茶叶质量”的负面联想。

20、这是很正常的思维,在模棱两可、半信半疑的时候,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看见“自己相信的”。

21、打个比方,你刚到一个公司,看见一位长头发的男同事,但还没深入了解。如果同事告诉你,这个男同事是个艺术家,很有艺术家气质和天赋,那么,当你你看着他另类的言行举止时,你就会认为他的确是个艺术家。

22、但是,假如同事告诉你,这个男同事就是行为诡异,甚至有点儿“变态”的味道,那么,当你你看着他另类的言行举止时,你就会认为他的确“不可理喻”,甚至“恶心”。这就是人的心理,很难客观看待现实问题,更倾向于看见“自己相信的”。

23、与顾客交流过程中,导购员就代表着“茶叶品牌”。在第二组对话中,小俐在杯子碎裂之后的表现,不仅没有把“坏事”变为“祝福”,而且仅仅关心“地板”,关心公司店铺的营业环境,一点也不关心李先生有没有受伤。

24、这不得不让李先生产生相关联想,这个茶叶品牌不是以顾客为中心,而是以“公司利益”为中心。然后,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李先生看到了“他相信的事实”:连泡茶的小茶杯都控制不好质量,采购到如此劣质的茶杯,否则,怎么会一碰到地面就摔碎?

25、事实上,尽管在大家的印象中,瓷质茶杯有好有坏,质量好的不易摔碎,质量差的容易摔碎,但也不能因此就断定易碎的茶杯质量差,毕竟茶杯摔下时的高度和角度不一样,着地时地板的硬度也不一样,有没有碰到其他硬质物品也不知道。更重要的时,有的高质量瓷杯,可能更加“弱不禁风”,落地就碎,一味的怪罪茶杯质量差,是不客观的。

26、退一万步来看,即使茶杯质量差,也不等于茶叶差。茶杯质量和茶叶质量是两回事,二者有内在联系,但是绝不能混为一谈。

27、但是,人的思维就是这样,在“模棱两可”的时候,倾向于看见“自己相信的”:不关心顾客,茶杯碎了恰恰表明茶杯质量差;不关心顾客,连小小的茶杯质量都控制不好,其出售的茶叶能可靠吗?会不会为了盈利,就在茶叶质量上“做手脚”呢?

28、一旦这样“顺理成章”的联想,李先生在第二组对话中提出下面的问题就不可避免了,“这杯子质量有点儿让人不放心。冒昧地问一下,你们的茶叶会不会也是这样?”两个人的沟通显然不够顺畅,更谈不上默契,成交自然是困难重重。

29、在第一组对话中,小田的表现则不仅让李先生体验到幽默豁达,积极乐观,更让李先生感觉到这个茶叶品牌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非常关心消费者,茶杯碎裂不过是小事一桩,十分常见。如此关心消费者茶叶品牌,自然不会出售劣质茶叶。所以,李先生说,“我对你的茶叶有信心”,两个人的交流变得顺畅而又默契,“危机”变为“契机”,成交自然会是水到渠成之事。

30、总之,在卖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你如何看待已经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能改变,但是,你可以改变看待事情的视角,就像杯子碎裂这样的常见之事,你可以理解为“不祥之兆”,也可以理解为“‘碎碎’平安”,关键在于你的心态。但是,要帮助消费者,顺利卖茶,你就要时刻拥有“‘碎碎’平安”的心态,从而时时都能化“危”为“机”。

三、开茶叶店要如何开发大客户呢

1、一、多方面了解顾客以后再开展拜访

2、在开茶叶店应当建立一个优良的协作团队,针对大客户的开发应当有所目的,而且主次地开展着,这样才可以有很好的成功出单。那怎样开发大客户?如何做呢?最先可以分配一些相对比较细心的店员去开展大客户资料的收集,而后再分配人员开展电话销售一探虚实。如果发现了有意向的顾客就可以分配拜访,最后达成了基础的合作意向。再就是分配专业人士开展面谈,以后就是售后的维护了。在这一过程当中必须要一环扣一环,不然易于因准备不多方面而被顾客所回绝。

3、大顾客和平常的顾客不太一样,针对专业能力的标准会相对比较高。所以,这针对茶叶店的店员来讲,这是提高本身专业知识的成长机会。针对每款茶叶,是不是专业,是不是充足了解,就变成了茶叶是不是成交的关键步骤。因此,成为茶行业的专家,不仅针对每个茶类的生长自然环境、茶树品类、制作工艺及历史发展、茶性茶味等了然于胸,还要对同行竞争者的有关产品质量及价格谙熟于心,这样就定会获得顾客的高度信任,对促使业务流程十分有帮助。

4、要是能为顾客造就与众不同的市场价值,那自然能获得茶叶市场的优点。可是就现阶段的茶叶店来讲,其同质化十分地严重。所以,怎样以茶为载体,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市场价值,便是可以促使顾客协作成功的核心。要是想要长期性地协作的话,唯一的方式就是为大顾客的组织不断创造财富。只能造就了市场价值,你才算是无可替代的。

5、茶叶的终端市场竞争十分地激烈,一些时候大顾客并没有选择和这一茶品牌协作。并不是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一需求量,反而是因为同行的竞争者更能够满足他们。所以,开茶叶店要多加关注竞争者,要能够寻找到真正的竞争者,有的人认为顾客就是竞争者,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击败了竞争者的同时基本就有着了大顾客。

6、以上这四点就是针对开茶叶如何开发大顾客的分享了,一个大顾客能够顶很多散客。想要开发大顾客,还是要充分了解到顾客的需求,然后根据顾客的需求去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