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嫩度(揉茶渣,看叶质)所谓嫩度,是指一款普洱茶芽头和嫩叶的比例,以及整体叶质的嫩度。普洱茶是不泡的,所以芽头和嫩叶的内容不容易区分,但是通过普洱茶叶的底部很容易区分。拿起几片普洱茶叶,摊开。我们可以看到普洱茶的采摘等级是单芽、一芽、一叶等等。从整体上鉴别普洱茶叶的陈化程度,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捏。用手捏叶子的底部。歧视的一般原则是:1.用手指捏普洱茶叶底部,嫩度不错。很难。放了又放,说明叶子老了。2、叶脉不凸起,滑如丝嫩;叶脉凸起,触手苍老。3.叶子的锯齿边很温柔很嫩,而锯齿边明显老了。4.叶肉厚软最好,代表嫩度好,内容丰富,多为优质山茶原料;但软而薄,多为台地茶原料;又硬又瘦的最差。二、颜色(茶叶原料的直观反映)普洱茶叶的颜色可以直接反映一个普洱茶的原料和加工质量。观察普洱茶叶的颜色。最好把几款普洱茶放在一起比较,否则容易受光线、环境、主观因素的影响。看茶叶底部,辨别普洱茶叶颜色的一般原则是:1.深度:深度要满足茶叶的颜色要求。茶叶以青墨色为佳;如果叶底有爆点、焦叶、红叶、红茎、断叶就不好了。2.润枯:“润”是指普洱茶叶色面油滑,反光强烈。“干燥”是指着色、暗淡或光泽差。3.鲜与暗:“鲜”指颜色鲜艳、新鲜,表示成品的新鲜程度。初期准备及时合理,是新茶的颜色;“暗”的特点是颜色深而暗的褐色,一般是鲜叶和老叶厚,或者初期准备不当。三。均匀度(曝光和拾取)所谓均匀,就是看一款普洱茶的嫩、老、小、粗、碎是否相对均匀。看叶底三项中,均匀度相对次要。普洱茶叶底是否均匀,关系到普洱茶的采摘和加工管理。有的茶农乱采茶,所以从普洱茶叶底部反映出来的东西大小不一。一些茶厂在加工过程中,将不同山头、不同批次采摘的普洱茶胡乱混合,均匀度较差。均匀度差是指茶叶采摘制作不规范,或者是搭配后搭配不合理造成的。四。伸展度(显示茶的活性)普洱茶叶铺展越好,其活性越好。一般质量好的普洱茶叶用开水冲泡后会很扁;质量差的普洱茶只能部分展开,看起来有褶皱,不平整。看普洱茶叶的展开,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严重扭曲的普洱茶在完全拉伸后,仍然会有轻微卷曲,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普洱茶叶底部在冲泡后完全摊开,比如纸没有弹性,或者收缩不能泡透,都是工艺有缺陷的表现。综上所述,从叶底可以看出普洱茶叶是否生长旺盛,普洱茶叶的采摘特点,判断普洱茶制作工艺的优劣。茶底才能真正体现茶叶的“本色”。
茶性寒温与发酵程度关系较大,发酵程度越低,寒性越大;发酵程度越高,温性越大。不发酵的绿茶性偏寒,完全发酵的红茶、黑茶性偏温,重发酵的乌龙茶、老白茶类的“四性”处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另外刚炒制出来的新茶,不管是绿茶还是红茶,均含有火气,多喝了会上火,需要“退火”。
绿茶核心工艺是“杀青”,不发酵茶;水清茶绿,给人清凉爽新之感,本性寒。黄茶的核心工艺是“闷黄”,口感较绿茶醇厚一些;茶性与绿茶很接近。
黑茶的核心工艺是“渥堆”,发酵程度高;茶味醇和,茶性温和。红茶的核心工艺是“发酵”,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程度很高;花香、蜜香醇厚,味甘性温。
白茶的基本工艺是“萎凋”、“干燥”,新茶属性与功效大多接近绿茶,但在逐年陈放的过程中,茶性也会由寒转凉及至平和。
青茶(乌龙茶)茶性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趋向平和,核心工艺是“做青”和“焙火”。发酵轻的清香型铁观音,茶性更接近于绿茶;发酵适中或较重的则与红茶接近。
拓展资料喝下去后用自己的身体来感受。就像大家都说“没有最好的茶,只有最适合的茶”,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不能喝的茶,只有没喝过的茶。”没有尝试,所以才不能断定它是否适合自己。尝试了之后,发现喝着身体还蛮舒服的,那它就是最适合当下状态中的你的。
比如冬天寒冷,喝红茶可以帮助暖胃去寒。但对于办公室一族来说,空调、暖气开的温度很高,空气干燥,还会吃很多暖性、辛辣的食物,还有因年末而来的各种压力……都容易导致人体上火,引发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冒痘、牙痛等症状。这个时候还每天喝红茶,就会加重上火症状,反而饮用一点性质平和的乌龙茶或清新的绿茶,更舒服一点。再换到夏天,可能又是相反的情况。
参考资料:茶(中国传统饮品)——百度百科
一款茶大致从其色,香,味三个方面鉴别。
色:看茶汤油亮、通透、清澈的程度。
香:闻其香是否自然,有没有杂味。
味:尝其味,滋叶,甜、苦,回甘程度。
最后看看叶底,肥厚、舒展、油润、弹性程度。
下面介绍一种非常简便的试茶方法给茶友。
准备几个约250毫升的通透玻璃杯。可鉴别一款茶,或几款不同茶同时对比。称3克待鉴别的茶,放入杯中,用大开水,冲泡入杯,约五分之四水位。
观察:1.茶叶舒展快慢程度。茶叶舒展越快茶就越好。
2.伸缩度(茶叶未展开与完全展开的对比度)。伸缩度越大茶就越好。
3.看茶汤。茶汤越通透、油亮、清澈,茶就越好。
4.闻香。香气越自然并没杂味,茶就越好。
5.品味。浸泡5分钟可试其味,滋味越厚,甜、苦平衡,回甘强而持久,茶就越好。
6.看叶底。叶底越肥厚、油润、富弹性,茶就越好。新茶友刚开始时,最好用2款以上的茶作对比。熟练后,就算单独试一款茶,都会清晰。
用通透的玻璃杯,可集看茶叶舒展快慢,伸缩度,茶汤,叶底及试茶于一身,省时省力
。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方便;既直观又容易;既客观又准确。用盖碗技巧冲泡,尤其用紫砂壶冲泡,都会改变或提升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