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泡过的怎么取出方便(茶叶泡几次就不能喝了)

一、怎么保存泡过的茶叶

1)一般贮存法:家庭少量用茶,一般习惯用铁制彩色茶听、锡瓶、有色玻璃瓶及陶瓷盛器等贮存,其中以选用有双层盖的铁色茶听和长颈锡瓶为好。用陶瓷盛器贮存茶叶,则以口小腹大者为宜。在用以上盛器装茶叶时,首先应检查一下容器是否密闭,而且应将茶叶装实装满,尽量减少容器内的空气。这种贮茶方法,虽简单易行,使用起来也较方便,但只适用于短期贮存,一般为几个月,因为它不能做到完全密闭。(2)使用干燥剂贮存:使用干燥剂,可使茶叶的贮存时间延长到一年左右。选用干燥剂的种类,可依茶类和取材方便而定。贮存绿茶,可用块状未潮解的石灰;贮存红茶和花茶,可用干燥的木炭;有条件者,也可用变色硅胶。用生石灰保存茶叶时,可先将散装茶用薄质牛皮纸包好(以几两到半斤成包),捆牢,分层环列于干燥而无味完好的坛子或无锈无味的小口铁筒四周,在坛和筒中间放一袋或数袋未风化的生石灰,上面再放茶叶数小包,然后用牛皮纸、棉花垫堵塞坛或筒口,再盖紧盖子,置于干燥处贮藏。一般1-2个月换一次石灰,只要按时更换石灰,茶叶就不会吸潮变质。木炭贮茶法,与生石灰法类似,不再赘述。变色硅胶干燥剂贮茶法,防潮效果更好。其贮藏方法,与生石灰、木炭法类同,唯此法效果更好,一般贮存半年后,茶叶仍然保持其新鲜度。变色硅胶未吸潮前是蓝色的,当干燥剂颗粒由蓝色变成半透明粉红色时,表示吸收的水分已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必须将其取出,放在微火上烘焙或放在阳光下晒,直到恢复原来的色时,便可继续放入使用。(3)冰箱贮存法:放入冰箱内低温贮存,如温度控制在5℃以下,保存茶叶质量效果较好,一般可保持1年以上茶叶风味不变。如已为小的听、罐、筒、盒包装,一般密闭性较好,只要外套个干净的塑料袋扎,可直接放入冰箱内贮存。对于散装茶,可先放入干净、洁净、无味的棕色瓶或马口铁罐或筒内,装满装实、盖严,用胶布封口并蜡熔涂封,外面再套上塑料袋扎好,可放入冰箱贮存。(4)用暖水瓶贮存法:保温性能良好的暖水瓶、保温瓶均可用来贮存茶叶,其效果良好,一般可保持茶叶的色香味长达1年。把散装茶叶放入新的暖水瓶或保温瓶内,要装实装足,尽量减少瓶内的空气留存量,用软木塞盖紧,外涂白蜡封口。(5)用食品袋贮存法:用两个新而无味、无孔隙的塑料食品袋,将干燥的茶叶用防潮纸包好后,装入其中一只口袋内,轻轻挤压,尽量将袋内的空气排出,扎紧袋口然后将封口朝下,再装进另一只塑料口袋内,排除空气,扎紧袋口即可。这种包装单独贮存,也能起到一定的保鲜效果,如将其装入干燥、无味、密闭的铁筒内贮存,茶叶保鲜的效果及持续时间更长更好。保存茶叶的容器以锡瓶、瓷坛、有色玻璃瓶为最佳。其次宜用铁听、木盒、竹盒等,其中竹盒不宜在干燥的北方使用。塑料袋、纸盒最次。保存茶叶的容器要干燥、洁净、不得有异味。盛好的茶叶,宜放在干燥通风处,不能放在潮湿、高温、不洁、曝晒的地方。保存茶叶的地方不能有樟脑、药品、化妆品、香烟、洗涤用品等有强烈气味的物品。还要注意,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茶叶不能混在一起保存,也不能用生石灰作吸湿剂。

二、泡过的茶叶可以怎么利用

茶浴使皮肤细嫩,茶叶的主要成分有咖啡因、茶碱、鞣酸、可可豆等。碱茶浴具有护肤功效,特别是皮肤干燥的人,经过几次茶浴浸洗之后,皮肤会变得光滑细嫩。

而喝茶可以抗衰老,是因为茶叶中的儿茶素是天然抗氧化剂,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有利于机体对自然基脂质过氧化物的清除,有较强的抗衰老作用。

产生黑眼圈的主要原因在于睡眠不足、用眼过度、缺少维生素B12等。用喝过的茶叶包敷眼是消除黑眼圈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加速眼部血液循环,更好地吸收眼膜营养,提升效果。

用正常洁面产品洗脸后,再以茶水拍面,使茶中的有效成分作用于肌肤,可增加肌肤的细胞活性,减淡和预防各种斑点。

用隔夜茶洗头发能有奇效,可以解决头皮发痒、头皮屑过多以及频频掉发等困扰。被太阳晒过的皮肤会发红发热,可以用很浓的冷茶水揉擦皮肤,茶水中的鞣酸对皮肤有收敛作用,对安抚肌肤有很大助益。

天热的话容易汗流夹背,因而引起头部或身躯发痒,此时可以用茶叶煎水趁热擦洗。其如果眼睛常流泪或白眼球上布有红丝,每天只要用隔夜茶洗几次眼睛,几天后就会见效。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变废为宝茶叶渣竟有这些美容功效

三、茶水分离怎么泡

茶水分离怎么泡,相信很多人都喜喜欢喝茶吧,然后喝茶能够美容养颜,强化健体,但是好的茶不仅成色要好,冲泡的手法也要好,下面我来和大家介绍一下茶水分离怎么泡?

大家要正确使用茶水分离杯之前,一定要先知道茶水分离杯的结构组成,首先我们可以将茶水分离杯分成两部分,一为杯盖,二为茶仓,而且杯盖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茶水漏出,茶仓位置则是用于存放茶叶的地方。

茶水分离杯可以做到方便的泡茶,在茶水分离杯中的茶仓部分,大家可以置入适量的茶叶,注意不要太多,不然会导致茶水分离杯中的茶仓位置过于拥挤,茶叶的营养出不来,大概占据茶仓的1/3或者是2/3的位置即可。

往茶水分离杯,大家可以加入80-90度左右的`热水,首次倒入的水量,大家一定要注意,必须浸没过茶仓中的茶叶,然后拧紧杯盖,当茶叶充分浸润大概2-3分钟之后,大家就可以倒转茶杯,杯盖贴着桌面。

静置一会儿之后,大家可以稍微轻轻摇动茶水分离杯,让茶水分离杯中的茶汤可以均匀融合,打开杯盖,取出茶仓位置,就可以仔细品饮茶汤了。

经常听朋友们抱怨,在茶叶店买茶时,试饮时喝到的茶明明很好喝,可不知道为什么买回来后自己泡着喝,就又苦又涩,不像是同一种茶,怀疑是不是商家以次充好了,有的茶友甚至认为,茶就是这样又苦又涩,不好喝。在我们讨论这其中的原因之前,笔者想先问问大家,你在茶叶店里试饮时,店里的茶艺师是不是像下图中这样给你泡茶的?

但,你买了茶叶回去后自己冲泡,是不是通常都是像下图中这样泡着喝的?可不要小瞧这两者间的区别:虽然都是茶加水,但是,一个增加了“茶水分离”的过程,另一个就没有。

很多茶,应该说绝大部分的茶叶,都会因为长时间浸泡而导致茶汤滋味偏苦涩,而且香气散失,以至于让人误以为是茶叶本身的质量有问题。所以,为了品尝到一杯清香醇韵的茶,茶水分离便是你在泡茶时不可忽略的关键环节。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茶水分离呢?下面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茶水分离的四种常见方式。

外国人泡茶,也比较讲究,他们通常使用“tea infuser”(泡茶器)盛装茶叶,用水冲泡后,把装有茶叶的“teainfuser”拿出来,来实现茶水分离。这种方式同样是把茶叶拿出来。

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便捷,十分适合那些讲究效率的办公室人群。茶具组合简单,泡茶速度快;还看得到茶汤,易于控制浓淡;清洗也十分容易。你瞧,人家歪果仁的思路就是不一样。

各类飘逸杯实现茶水分离的方式是轻轻一按,让水流出来,就实现了茶水分离,使用简单,易于控制冲泡时间。

可别小看飘逸杯这样一款看似简单的泡茶用具,它对于便捷地做到茶水分离而言,堪称神器。而且飘逸杯也大大提高了大家日常饮茶时便捷地品享到一杯美味茶汤的现实可能性。

泡茶机一般包括设置在机座上方一侧的茶盘,茶盘下方、机座内设置有水箱,茶盘上设置有滤网架,机座上方另一侧设置有基台,基台设置在茶盘旁边。泡茶机能冲泡出一杯杯美味的茶汤,也正是因为实现了茶水分离。

茶水分离就是在茶叶加水冲泡一段时间后,将茶汤滤出到公道杯等另外一个容器中,使茶汤与茶叶及时分离的冲泡方法。

盖碗泡法、茶壶泡法或者以前常用的飘逸杯,都是通过把水倒出来实现茶水分离的,这是我们在茶馆或茶店喝茶时最常见的泡茶方法。

而日常家庭所用的更多是玻璃杯、马克杯、保温杯等等,这是一种不分离式的冲泡方法,即将茶叶长时间浸泡在杯中。

茶叶的冲泡其实就是溶质分子(即浸出物)在固相茶叶与液相水相之间重新分配、并逐渐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在这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冲泡水温和时间是影响溶质分子在水相(茶汤)中含量的关键因素。

茶叶冲泡起始阶段的1-2分钟内,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溶性多糖等内含物质迅速溶解于茶汤中,茶汤中内含物质浓度比例与茶叶中内含物质比例相近,此时茶汤的滋味是饱满而协调的;

当冲泡时间延长,茶汤中茶多酚、咖啡碱等高含量内质成分浸出浓度高于氨基酸,从而导致酚氨比增大,使苦涩味更为明显。

冲泡时间越长,茶叶当中内含物质的浓度越高,茶汤越浓,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茶水分离来控制出汤时间,能够使每一泡茶汤各物质更加协调;

同时,不同品类的茶叶冲泡的次数会不一样,茶水分离可以体会到每一泡茶汤带来的不同感受。尤其是像岩茶、生普这种耐泡度高、风味明显的茶,每一泡都表现出不同的滋味特色,茶水分离才能体会到变化过程中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从原则上讲,每一类茶都可以通过茶水分离的方式品饮;但在实际泡茶经验当中,并不完全是。

不耐冲泡的绿茶、黄茶、部分白茶等,可以把茶叶直接投入开水中,不需要茶水分离,但仍需要注意两点:浸泡时间不宜过长、投茶量低于茶水分离的投茶量。半发酵的乌龙茶和全发酵的红茶,对出汤的时间要求高,长时间浸泡很容易滋味过浓,难以入口,需要“快出水”,因此并不适合采用大杯直接冲泡的方式品饮,茶水分离更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出茶叶风味。黑茶为后发酵茶,原料粗老、耐泡极高、可以闷泡,而且还耐煮,可以不用专门进行“茶水分离”!

茶水分离,是从日常饮茶到进阶到入门品茶的一个关键节点,并不是如大家想象中的需要用到公道杯、各种主泡器那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