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青茶叶泡出来怎么是白色的呢怎么回事(竹叶青茶怎么分辨好坏)

一、话说竹叶青这个茶叶,怎么冲泡比较好喝吗

准备一只透明玻璃杯(300ml)、6g竹叶青茶,先用开水将玻璃杯烫洗干净,接着将6g竹叶青茶投入玻璃杯中,沿着杯壁缓缓注入杯子1/3的水(水温为80~85℃),并顺时针旋转杯身,使茶叶充分浸润,之后再注满剩余的水(七分满),最后等待3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茶器:透明玻璃杯(300ml)、茶滤、茶巾。

冲泡竹叶青茶,与之最好的搭档便是透明的玻璃杯了,纯洁之杯,翠绿欲滴的汤,天作之合,自然、简洁又不失大气,非常具有饮用的欲望,玻璃杯冲泡方便,可观、可闻、可品,但注意冲水时,水位不宜过高,不然还是会烫手的。

开门第一件事,先温杯,烧开沸腾之水,之后用开水认真的将盖碗以及茶具烫洗一遍,祛除异味,提高盖碗的本身温度,尤其是在冬季温就非常必要,温杯之后快速倒掉水。

一般300ml的玻璃杯,投茶量是6g,茶水比例为1:50,用茶匙均匀拨入玻璃杯内,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酌情添加。

关于冲泡竹叶青的水温,我们一般用80~85℃,那么有人会说,为什么别人都在用100℃,其实100℃是可以的,一般茶叶测评,卖茶人多会用到此温度,可以充分展示茶叶的有点以及浓郁的香气,但我们日常饮用,是兼容口感、香气、冲泡次数的,所以用80~85℃的水温,更为合适。

水温我们了解了,接着就是冲水了。

先冲入玻璃杯1/3水,然后顺时针旋转杯身,使茶叶充分浸润,然后再次注水达到七分满即可,静待2分钟。

冲泡完毕后可以先观赏茶叶的姿态,领略茶叶的天然风姿,不过这是针对高档名优竹叶青茶而言的。

品茶前先闻茶叶的香味,然后饮一小口,并用舌尖抵住齿根并吸气,回味茶的甘甜。

二、怎么分辨竹叶青茶叶优劣竹叶青茶叶冲泡方法

1、对竹叶青茶叶的分辨总体归纳大致就3个字,闻、观、品。

2、一、闻——闻干茶的香味,竹叶青茶叶属于炒青绿茶,所以对茶叶的原本成分保存比较完整,干茶带有原始茶青的清香味,越好的竹叶青带有茶叶清香味越浓,而且没有别的异味。

3、二、观——观看竹叶青茶叶的外形,竹叶青茶外观扁平尖细似竹叶,因而才叫竹叶青。因加工原因,竹叶青处于绿色,而且很光亮。

4、三、品——品竹叶青茶叶的味道、口感。整体来说,竹叶青茶叶的口感是清香可口,入口甘醇,回甘很快!在入口之前,会闻到一股淡淡的茶叶清香味、香气嫩栗香、浓郁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嫩醇爽。

5、一、将茶叶投入杯中,一般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这样一则增加透明度,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一般150ml的玻璃杯投茶量在1-2克。

6、二、往杯中注入温水,竹叶青不宜于用滚沸水,水温在85℃左右则可。

7、三、静置一两分钟便可,在这过程中,上浮的竹叶青会逐渐地一一下沉至杯底,这也是竹叶青冲泡过程中的一大观赏点。

8、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毋庸置疑,中国茶是华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流淌在这个古老民族躯体里的悠久而青春的血液。千百年来,峨眉山茶一直以其清醇淡雅受到名人雅士的喜爱。

9、1964年,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来到峨眉山考察,在万年寺与老僧人品茗对弈时对所品之茶赞不绝口,问道:“这是何茶?”老僧人答道:“此茶乃峨眉山特产,尚无名称。”并请陈毅元帅赐名。陈毅元帅仔细审视杯中茶叶,只见汤清叶绿,一片生机,便由衷地说道:“这多像嫩竹叶啊,就叫竹叶青吧。”从此,竹叶青声名不胫而走。

10、竹叶青是我国高级扁平绿茶的代表。此茶采自清明节前白雪未尽春芽初萌时,故名“峨眉雪芽”,唐时名“峨眉白芽”、“峨眉雪茗”。宋明以来又有“雪香”、“清明香”等雅称。其外形扁平光滑,挺直秀丽,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香馥郁。细细品之,一缕太和之气弥于唇齿之间,味真意幽,神静气宁。因其产量有限,故极其珍罕。

三、怎样分辨竹叶青茶叶的等级

1、竹叶青茶,中国名茶系列之一,为绿茶类,竹叶青茶产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地和国家AAAAA级风景旅游区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既是茶品种,又是其商标和公司名称,归属于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其外形扁平挺直,色泽嫩绿油润;汤色黄绿清亮,叶底浅绿匀嫩;滋味清醇爽口,饮后余香回甘。竹叶青茶在春季开始采摘,采摘的新叶经过筛分一芽一叶,采摘的新叶经过杀青,揉捻,烘培等工艺制作而成,成品茶以绿色调为主。分为品味和静心两个等级,静心级的茶叶要比品味级的茶叶选料要更好一些。其工艺考究,炒茶时低温而适度,投叶量少,每锅150克左右,巧采用抖、抓、撇、压等工艺,一次炒制成形。

2、为峨眉山高山茶区所产鲜嫩茶芽精制而成,其色、香、味、形俱佳,堪称茶中上品。

3、为峨眉山高山茶区所产鲜嫩茶芽精制后精选而成,细细体味,唯觉唇齿留香,神静气宁,实乃茶中珍品。

4、为峨眉山高山茶区之特定区域所产鲜嫩茶芽精制,再经精心挑选而成,深得峨眉山水之意趣,品之,更能体会“茶禅一味”之要旨,因产量有限,故极其珍罕。